1.诺列加为什么同意美国在巴拿马境内训练尼加拉瓜武装?

2.美国为何当年要放弃巴列维国王?犹豫不决是关键

3.什么是两伊战争?

诺列加为什么同意美国在巴拿马境内训练尼加拉瓜武装?

伊朗对阵巴拿马分析-伊朗队对巴西队

1985年诺列加又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建立了联系,联系人就是后来在伊朗门丑闻中受审的诺思。该年6月,诺思要求诺列加允许美国在巴拿马境内训练尼加拉瓜武装,以绕过美国国会禁止白宫向尼加拉瓜武装提供援助的法律。诺列加欣然同意,开设了三个训练尼加拉瓜武装的基地。

美国为何当年要放弃巴列维国王?犹豫不决是关键

1979年的伊朗 *** 革命可以说是一场颇为戏剧性的革命,其源于巴列维王朝开始旨在彻底现代化的「 ”白色革命”之后的社会压力,而最终形态却是让现代政治力量失去了对政权的控制。作为巴列维的最大盟友,美国人为什么没有干预伊朗的革命,而是眼睁睁看着中东地区的最大盟友一步步成为美国最大敌人的呢? *** 革命的 *** 人群 卡特时期的美国是个比较特殊的过渡时期,卡特当选总统后面对的是一个相对衰弱的美国和蒸蒸日上的苏联,基于此,卡特抛弃了共和党习惯的均势战略,开始了「 ”新世界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四个方面: 人权外交; 美日欧三边联合,从政治合作推动进一步的金融和贸易制度合作; 和谐的南北关系,卡特试图减轻发展中国家的痛苦、缩小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 对苏联缓和,推动军控来维持美苏关系稳定。 卡特推动的中东和平进程 人权外交是卡特 *** 开始的一种外交政策,其背景在于70年代西方社会经济发展陷入滞涨,同时越南战争的战略失败、1974年石油危机等外部因素让美国的硬实力受损,而苏联却在石油价格飙升中赚得盆满钵满。在硬实力相对下滑的情况下,美国需要缓和与苏联的高强度冷战,进行更深入的军备控制和战略妥协,但这种妥协又不能过分损害美国的利益。因此,一方面基于美国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基于功利性的与苏联在价值领域展开更多竞争,卡特将人权外交作为美国外交的支柱政策。这一政策将人权作为美国外交的新工具,一改过去的现实主义作法,强调人权观念的重要性。事实上,这是美国对外战略的一种升级,新的工具也部分重新定义了美国的利益。 吉米·卡特 卡特的人权外交针对的最主要的是苏联,美国针对苏联很快就基于苏联违反了1975年《赫尔辛基协定》对人权的要求而对苏联发难。同时,美国也切断了对阿根廷、乌拉圭、埃塞俄比亚的军事、经济援助,因为这几个国家也有糟糕的人权纪录。美国则在卡特时期签署了《新巴拿马运河条约》,在1999年归还了巴拿马运河区的 *** 。同时,卡特 *** 也推动中东和平进程,1978年戴维营协议让埃及的萨达特承认了以色列的合法地位,最终诞生了现在中东和平进程的基本框架。1979年,美苏签署了《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SALT II),是军控史上的一个小进步,虽然很快就因为苏联入侵阿富汗而宣告流产。 《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签订 人权外交对伊朗有何影响?1971年,由于英国完成了从海湾地区的撤军,海湾地区的安全秩序根本上完全由美国接管,而美国的主要战略盟友就是伊朗,另一个则是沙特,伊朗的地区地位被明确。对巴列维王朝的援助美国其实早在1971年就开始减少,原因并非伊朗的人权问题,而是伊朗经济的发展。作为其地区战略力量的盟友,在1972年后,伊朗从接受美国援助,变为从美国进口巨额军备,而美国也很愉快地大量出口,几乎有求必应。从F-14、霍克式防空导弹到没有来得及交付到「 ”基德”级驱逐舰,伊朗采购的一度占到了美国贸易总额的45%,而伊朗军队的开支增长了600%,占整个国家预算的30%。在卡特 *** 时期,另一面,对于对美国秩序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的、也有糟糕人权纪录的菲律宾、韩国、南非,美国仍然网开一面。受到人权外交的影响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主要问题在于美国希望巴列维王朝在人权方面有所改善,巴列维王朝则迫于压力放开了新闻审查和释放一部分,并革职了13年的首相胡韦达。这是巴列维绝对君主制打开的第一个缺口。 伊朗进口的首批F-14 而巴列维在1963年真正掌权、并滑向绝对君主制正是在中情局的策划下,而这一君主制的模式无法吸纳更多的政治参与让在1962年开始白色革命的伊朗社会与君 *** 力的冲突越来越大。而1977年开始美国的施压和巴列维控制的松动,这让伊朗积蓄的压力开始爆发。伴随着1978年的经济危机,巴列维王朝开始陷入危机中。伴随着一系列巴列维王朝前后矛盾、犹豫不决的措施,最终缺乏真正执政意志的巴列维远走美国。 巴列维执政意志也不坚定 在此期间,美国所扮演的角色是复杂、甚至是前后矛盾的,对于巴列维王朝而言美国的态度令人沮丧,但不能说美国压制了巴列维。美国在1972年后,中央情报局就减少了在伊朗的人员,而美驻伊大使威廉·沙利文对于伊朗事务并无兴趣,这种情报能力的下降导致美国 *** 一直没有注意到伊朗社会内部愈演愈烈的矛盾,以至于在1977年年底卡特访问还在称伊朗是一个「 ”稳定之岛”,然后转身去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了。直到1978年, *** 席卷伊朗,美国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卡特才命令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国务卿万斯,中央情报局局长特纳和国防部长布朗等高级官员组织一个处理伊朗危机的特别协调委员会,由布热津斯基任主席。布热津斯基认为霍梅尼不可能维护美国的利益,美国应该坚决支持巴列维王朝的所有决定,以恢复秩序,避免美国在盟友那边的形象受损。万斯则认为,问题在于巴列维国王,美国应该同革命者接触,不论谁掌权都应该交好以维护美国在伊朗的利益。威廉·沙利文则认为美国应该同伊朗军队对话,以为新的和平协议铺路,他还在1978年11月建议,主张让国王及现政权大部分高级将领出国,促使神职人员与军队达成一致,组成由温和的民主主义者为主体的新政权,以此继续保持美在伊势力。在这种竞争的环境下,卡特难以决断,只能选择中立的观点,在12月的记者发布会上表示「 ”美国宁愿国王继续起重要作用,但是这个决定要由伊朗人民来做。”这被外界普遍认为,美国正在抛弃国王。1979年年初时,卡特进一步表示「 ”我们既没有打算,也没有能力,更没有那种愿望去干涉伊朗的内部事务。”这相当于坐视巴列维倒台。 万斯(左)、卡特(中)和布热津斯基(右) 但是这个委员会低估了霍梅尼的影响力,只把他视为「 ”不可对话的”人,面对全新的意识形态,美国并无先例可以借鉴。而对于巴列维王朝官员所说的,革命的人只是「 ”乌合之众”,只是一场狂热的「 ”失常事件”的说法,许多华盛顿高官深信不疑。美国 *** 对巴列维王朝的无限信任也导致了对早期局势的彻底失控,而与美国长期接触的温和派最终却因为分裂和内斗没有能够控制局势,一个对于理想更为坚定、更有号召力而且更有手段的霍梅尼最终这1979年掌权,继而爆发了1979年11月的伊朗人质危机。 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 当然,巴列维国王自己缺乏执政意志也是个大问题,这让美国不再支持他之后进一步显示出来。因此,如果美国坚定地支持巴列维的政策,或许巴列维继续执政的意愿会更强。在优柔寡断的巴列维国王和卡特 *** 面前,坚定的霍梅尼笑到了最后。 霍梅尼十分坚毅

什么是两伊战争?

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两伊战争,即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战争自1980年9月爆发,至1988年8月结束,历时八年。领土争端是导致两伊战争的主要原因,宗教派系对立、民族纠纷、领导者个人恩怨也是引起战争的起因。这是二战之后持续时期较长、损失消耗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战争曾导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海湾地区的严重对立,使紧张的海湾局势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两伊是紧密邻邦,其接壤边界线长1280公里,双方在领土、民族、宗教等方面矛盾由来已久,谁都不让步,即便是已达成协议的问题都不诚心解决。

伊朗人口3400余万,主要是波斯人,阿拉伯人只有200万左右。长期以来,阿拉伯人一直进行着要求民族平等和争取自治的斗争。霍梅尼执政前曾答应给予自治,但执政后却未履行诺言。阿拉伯人起来反抗,伊拉克则对其提供武器和经费,霍梅尼对此极为痛恨。另外,两国境内均有数百万库尔德人,双方都支持双方的库尔德人反对对方政府。这样,民族纠纷的积怨愈结愈深。

战争直接起因是,1978年伊朗发生,伊拉克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并将侨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驱逐出境。1979年2月,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霍梅尼执政。霍即宣扬输出“伊斯兰革命”,并煽动伊拉克的什叶派推翻萨达姆政权。1980年8月,伊朗单方面宣布不承认阿尔及尔协议。9月上旬,伊拉克用武力收复了长期被伊朗控制的扎因高斯等地,随后也宣布废除阿尔及尔协议,由此导致了两伊战争的爆发。

战争开始后,双方投入的兵力为:伊拉克10个师,11万余人,1500辆坦克,300余架飞机;伊朗7个师,7万余人,1000余辆坦克,150余架飞机。此外,双方各有数万名后备役部队参战。战争大体经历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980年9月22日至1982年7月12日)战争在伊朗境内进行。1980年9月22日拂晓,伊拉克出动大批飞机,袭击了伊朗首都德黑兰以及大不里士等15个城市和空军基地。23日凌晨3时,地面部队5个师(其中装甲师3个、机步师2个),约5万余人,1000余辆坦克,在猛烈的炮火准备后,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发起进攻。到29日,深入伊朗境内15-30公里,占领了伊朗近400平方公里的领土,控制了阿拉伯河东岸地区。这一阶段,历时40天,伊拉克利用突然袭击获得先机之利,夺取伊朗纵深30-90公里不等的大片土地,赢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1980年11月,伊朗进行局部反攻,伊拉克转入全线防御。由于伊拉克无力进一步发动有效的进攻,步步陷入被动。伊朗稳定了战局,逐步改变了被动态势。

从1982年3月起,伊朗转入反攻,伊拉克被迫退却。3月22日凌晨,伊朗出动正规军3个师和一部分革命卫队,共3万余人,发动了代号为“胜利行动”的反攻战役。收复了扎迪赫阿巴斯等城镇,约2000平方公里的失地,伊拉克被迫后撤30至60公里。

伊朗在取得战役胜利后,调整部署,经过约1个月的准备,于4月30日凌晨,发起了代号为“圣城行动”的进攻战役,主力突破了伊拉克部队防御,前出至两国边界附近,南下威胁霍拉姆沙赫尔城。6月10日,伊拉克宣布单方面停火,6月29日其军队已基本撤出伊朗。从此,两国边界基本恢复到战前状态。

第二个时期(1982年7月13日到1984年3月)战争在伊拉克境内进行。1982年7月13日夜,伊朗以正规部队革命卫队等共约10万余人,在猛烈炮火支持下,在宽达60公里的正面上,兵分三路对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地区发动了代号为“斋月行动”的进攻战役。深入伊拉克境内8至20公里。14日晨,伊拉克以1个师和2个旅的兵力,在武装直升机的支持下进行阻击,并迅速转入反攻,迫使伊朗部队退至距边界约5公里的伊拉克境内的一个弧形地带踞守。此后,伊朗又发动三次进攻,都未能取得进展。

1982年10月1日起,伊朗向伊拉克北部曼达利地区发起进攻。10月1日凌晨,伊朗部队出动5万余人,向伊拉克边境城市曼达利地区发动了代号为“穆斯林伊本—阿吉勒”战役,控制了曼达利至纳夫塔哈纳之间的战略公路,对巴格达形成威胁。伊拉克军队先后发起7次反击,把伊朗部队阻止在边境一带。从1983年2月起,伊朗主要在中线和北线发动了“曙光1、2、3、4、5号”攻势。伊拉克凭借在国内作战的有利条件,对伊朗的攻势组织了有效的反击,基本守住了防线。由于战斗激烈,双方损失较重,至1984年3月底,伊朗攻势基本停止。

第三个时期(1984年4月至1988年8月),双方在边境地区互有攻守,并进行“袭船战”和“袭城战”,战争转入长期消耗战。1984年4-5月,伊拉克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袭船战”,最多时,一天有8艘伊朗船(多为油船)受袭。8月,伊拉克开始大规模空袭哈尔克岛,并袭击来往于该岛的油轮,破坏伊朗的石油出口。1984年6月-1985年6月,伊拉克又发动了“袭城战”,伊朗近400座城市受袭。随后,双方的“袭城战”进一步升级。1988年2月27日,“袭城战”达到了8年来的最高峰,伊拉克出动飞机轰炸了德黑兰炼油厂。第二天,伊朗进行报复,轰炸了巴士拉及其他5个城市,29日,还向巴格达发射了3枚导弹。“袭城战”使双方的许多城市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炸炸伤了一大批平民。

与此同时,在海上双方展开了“油轮战”。伊拉克从1984年开始,发动了一场袭击油轮的攻势。为迫使美国等国家进一步向伊朗施加压力,伊拉克还用导弹打击巴拿马、希腊、科威特、英国、美国等国的油轮,企图将美国卷入海湾冲突。

1987年7月22日,美国公开卷入两伊冲突。11日,美国出动武装直升机首次袭击了正在公海布雷的伊朗“阿杰尔”号登陆艇。10月8日,又出动武装直升机攻击伊朗的4艘炮艇,击沉2艘,击伤2艘。10月15日、16日,伊朗发射岸对舰导弹,击中了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美国“森加里”号油轮和悬挂美国国旗的科威特油轮。1988年7月3日,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用导弹击落了一架飞临霍尔木兹海峡上空的伊朗航空公司的A300型大型客机,290名乘客和机组全体人员遇难。

两伊武装冲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全体一致通过了要求伊朗、伊拉克立即停火的598号决议。伊拉克在第二天就做出了反应,表示欢迎安理会的决议,并决定暂停袭击伊朗海上目标。伊朗既没接受,也没表示反对。1988年7月18日,伊朗出人意料地宣布接受598号决议,就在前几天,它还宣称要进行持久战。8月25日,在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主持下,两伊外长终于坐在一起,为最终结束战争进行谈判,结果一致同意停止战争,但双方在边界划分、战争责任、赔偿、交换战俘等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至此,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结束。

两伊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中东、波斯湾地区爆发的一场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双方血战8年,结果两败俱伤,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两国共伤亡约100余万人,仅伤亡人数一项就大大超过1948年以来历次阿以战争伤亡人数的总和。8年战争,两伊在军费开支上共耗资2000多亿美元,其他经济损失更是无法计算。两伊战争如此高的消耗,是二战后局部战争少有的。

1984年5月开始的“袭船战”,不仅给双方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引起了整个海湾局势的紧张,导致了外国在海湾军事力量的大量增加。这是二战以来,外国军事力量在海湾地区的最大规模的集结。

两伊战争,双方使用了大量的现代化高技术武器装备,美国、前苏联和法国等,将一些新式装备卖给交战双方使用,这些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提供了大量战斗数据,为有关国家研制和装备同种武器提供了重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