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不踢足球,台湾没有足球队吗
台湾本土最受关注的足球比赛是“全国城市足球联赛”,一个半职业联赛,8只球队。
其次是“大专校院足球联赛”,就是大学生联赛,分三级。
第三级就是我参加的一般组(感觉好低端的样子,其实还好吧),主要组成就是像我这些因为兴趣开始踢足球的人,包括很多港澳生外国学生,在一般组很容易见到的情况就是一队全都是外籍生,有见过整队都是黑哥哥的,不过见多了也没什么可怕的,有些整队黑哥哥也不咋地。几乎没有几个台湾人,可能还都是饮水机管理员。以我自己学校为例,校队首发11人,基本是3个大陆(两个毕业以后就只有我一个了...我毕业了陆生学弟打不上主力)、1个马来西亚和7个港澳的配备,还遇到过整队都是非洲兄弟的。其实这样就限制了那些台湾本土爱足球但是水平有限的同学,因为没有什么限制外援的政策。今年比赛在32个球队里拿到第六名,虽然是联赛改制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了,但是依然没能升到上一级比赛,四强可以升级。
然后就是公开组的,分一级和二级,公开组就是有体保生参加的级别,参赛球队相对都会比较少。没错,虽然台湾没有职业联赛,但是还是有专门的足球体育保送生,能力相对于大陆职业球队的梯队可能还是差不少,但是相对于我这种业余的还是很厉害,我有陆生朋友参加的校队去年打进了二级,但是今年降级要回到三级了。公开一级的话就几乎是台湾足球的最高水平了吧,因为国家队名单基本就是从城市联赛和大专杯一级的球队里出来,现在效力于浙江绿城的陈柏良就是台湾体育大学出身,后来在城市联赛发挥出色,受到了香港联赛和再后来特鲁西埃的青睐而来了中超。
喔,我自己的话,自我感觉足球水平虽然算不上很好,但是在大陆普通找个大学啊之类场子踢,应该都还是没什么问题的。高中的时候作为校队队长拿到我们这里的市比赛第三名,应该至少不算差,所以我认为我对台湾足球水平的了解应该还是比较客观的。
首先,这个问题应该加个时态限制,变成“为什么中国学生现在更多偏向于打篮球而不是踢足球”。这样才符合事实,不加这个限制的话不要说太久,就是二十几年前,这个问题都是伪命题,
学校里只有踢足球霸占篮球场的,没有足球场空着篮球场满的道理。
回到这个问题的真实意图。中国学生现在偏向打篮球的因素很多,但最核心的原因是,篮球这项运动比起足球更符合现在中国社会全方位碎片化和小康化 的现实。所谓碎片化,是指在休闲时间、
社会组织结构、个人习惯各方面的碎片化;所谓小康化,指的是现在中国既不是太穷又不是很富裕
的社会现实。足球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运动,最根本的原因是球类运动最低的入门门槛。只要你想,踢足球本
身是没有任何门槛的。不要说是水泥地,炭渣地 、泥巴地都是很多人的启蒙场地,我们小时候甚
至很多时候是在教室外的走廊里踢纸团,没有任何器材场地的限制,唯一可以一提的门槛就是要有
伙伴。搞笑的是,这个唯一可以一提的门槛,偏偏在现在的中国是最难以满足的条件。和以往单位、学
校等组成的集体化社会结构不同,现在的中国社会变得极其碎片化。个人不再有一个稳定的集体归
属,社区?可能下个月我就不在这里住了;公司?明天说不定就辞职了。
即便是体制内有着稳定集
体的人群,休闲时间也往往被挤得支离破碎,生活习惯上也更倾向于短平快的碎片式休闲。3A游戏
比不上十几分钟一局的王者荣耀,大部头小说不如刷知乎舒服…… 足球本身就是诞生于工业化时代的大城市,其大部分乐趣都具备很强的社会性和组织性。
足球想
要踢得好,首先当然要技术好,但只要技术没有到降维碾压的程度,就必然需要融入球队的整体,
必然需要和队友保持相当不错的关系。想要长期稳定的享受足球的乐趣,最好的方式是融入一支稳
定的球队,与固定队友搭配合作。这样的娱乐方式,是很适合欧美那种人口密度的,但在中国这种
经常人山人海到有点烦、到处都要搞人情世故的环境下,主观上本来就不是很适合。再加上碎片化
的社会现实 ,在客观上想满足要求也比较难。 篮球这项运动,和足球在这些特点上就有些互补了。论门槛,篮球没有足球低,但在现在的中国
看来已经足够低。我们现在要搞个水泥地球场竖个篮球架,基本就谈不上是门槛,就算搞个室内地
板球场,那也基本可以看做是固定开销,比起日常需要维护的足球场要便宜太多了。这也是学校这
种地方不支持学生踢足球的一个重要原因。?
论特点,篮球是用手,难度天然就比足球小。你就算再不会打球,至少传球接球还是可以做到的。
但踢足球的话,不经过相当时间的认真练习,传接球是极难上手的,分分钟会被人针对打到爆。
对
比较有时间的人来说,足球这种攻克难关的特点会特别有延迟满足的效果;但中国现在这个碎片化
环境讲究的是即时满足……
论组织,难度就更不在一个档次了。篮球虽然也是集体运动,但一个姚明就能带着中国队 飞,平
时打野球也是这样,你够猛就可以享受乐趣。但足球就复杂很多,你一个人强意义极其有限。这也
就带来另一个特点,篮球可以随机组队,而足球随机组队基本就当跑跑步,不怎么指望能打出什么
水平了。所以野球场上篮球野队多,随机跟队更多;足球场上有野队,但稍微踢得像样一点的都是
固定班子,至少有个固定的构架。即便是在原本规整的时代,想要找到这样的固定班子也不容易,
如今普遍碎片化,就更费劲了。
另外,咱们这个民族内心里还是不太喜欢太强烈的身体对抗 和消耗的。篮球这样的对抗,在很
多人眼中其实已经超标了,而足球的对抗强度和体能消耗又比篮球大许多。足球在规则上就相当放
纵身体对抗,比赛中摔倒在地上打滚根本就不是个事儿,遇上有些学艺不精的就容易上头导致动作
过大导致受伤。世界上有很多体育项目,如何选择体育项目并不仅仅是基于个人爱好,更应该根据人体发育规律去
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
青少年期间,骨骼快速发育,为保障骨骼成长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密度,需要对骨骼进行力量
刺激,这个规律在生理上叫沃尔夫定律。人体200多块骨头,因此需要多个方向上受力,不能只是
简单的走跑跳,还需要摸爬滚打,才能保障人体的全面发展。因此,足球以草坪为平台,融合了
跑,跳,撞和摔等多种动作,同时在户外进行保障了足够的日光照射,从而更全面地保障了青少年
的骨骼发育。这也许是足球成为世界第一运动的重要原因。
而与之对比,篮球的运动形式包括了跑,跳和挤靠等,更多是在硬地上进行,对青少年骨骼发育并
不友好,即使换成木地板,但是动作也不可能有足球的多样化。28*15的场地也更多是速度和力量
的对抗,加上高水平篮球赛都在室内进行,直接限制了篮球的锻炼价值。
即使在篮球运动的发源地,篮球也并不比橄榄球和棒球更受欢迎,毕竟这些先天要素限制了其锻炼价值。
国内的学校,家长和孩子,大部分凭借兴趣选择体育项目,估计没几个知道青少年发育需要哪些动
作和练习,事实上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块骨头,这才是中国体育发展的最大问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